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假道伐虢(假道伐虢翻译)

beiyu360 2025-01-08 19:07:35 历史大全 16 ℃

  【释义】: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字词】:

1、假,借。3.伐,攻打,讨伐。   【出处】:《韩非子》: 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启示】:1、唇亡齿寒。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   

2、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翻译】:晋献公用垂棘的碧玉,换取了从虞国借道讨伐虢国,大夫宫之奇进谏说:“不可以这样做,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而保不住。所以,虞虢两国之间彼此相帮相救,是为了共同生存,而不互施小恩小惠。今天晋灭了虢国,明日虞国也就必将随之灭亡(借道给晋国的事万万不可以)。”虞国的国君没有采纳宫之奇的谏言,喜爱美玉就借路给晋国。晋国打败虢国。在返还的途中,又把虞国消灭了。   【相关成语】:假道伐虢(jiǎ dào fá guó):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jiǎdàofáguó

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出自《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灭虢。”

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献公哪里舍得?苟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子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