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关于母爱的故事200字(关于母爱的小故事200字)

beiyu360 2025-04-02 17:19:00 历史大全 5 ℃

1、孟母断机


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将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 ,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能成才呢?”孟子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

2、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的郯子,生性至孝,历来为人所称道,被视为德、才、威、雅的化身。在我国历史上盛传的“二十四孝”中,郯子的故事被视为楷模。

郯子的父母年老体衰,都患有眼疾,他特别伤心,到处求医。听说鹿乳能治好双亲的眼疾,他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中。猎人误认其为鹿,正要举箭射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听后非常感动,想办法给他弄来鹿乳,并护送他出山。

孟母择邻

孟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 思想家。他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最初,孟母带着孟轲居住在靠近墓地的地方,孟轲就和村中的儿童经常模仿大人们丧葬的过程。不久,孟母就把家迁到了一个集市附近,孟轲又跟这里的孩子们学着小商小贩沿街叫卖讨价还价。孟母忐忑不安,再次迁居到一所学宫附近,虽然房子很破,但这里常有读书人来往。在这里,孟轲开始学习揖让进退的礼仪,经过不懈努力,他的学业日进,终成大业。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当读起这首诗词时,就想起天下父母心?都是为了孩子,母爱的伟大!如今作为两个孩子母亲的我,时刻都感觉当一位合格的母亲真的不容易。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好孩子,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的关心,贴心陪伴一刻都离不开。

记得读过“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古代大学者孟子的就曾三次迁徙自己的家,一次又一次给孩子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的的成长环境。

关于母亲的诗歌:


1、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黄景仁《别老母》


2、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杜甫《石壕吏》


3、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 李商隐《瑶池》


4、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 王安石《十五》


5、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 王冕《墨萱图·其一》


6、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关于母亲的典故:


1、孟母三迁。


孟轲(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意思是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