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民间故事(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民间故事视频)

beiyu360 2025-01-08 19:08:01 历史大全 12 ℃

冬至这天吃饺子的由来故事与我国的“医圣”张仲景有关。冬至吃饺子是纪念和感谢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民间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张仲景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同时也是历代医者尊奉的“医圣”。东汉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在他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吃饺子来纪念和感谢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饺子原名“娇耳”是张仲景为了救治忍饥挨饿,耳朵都冻烂了的穷苦百姓而发明的。张仲景开始开铺救人这一天刚好是冬至,所以后来很多人为了纪念他,都会在冬至这一天吃饺子,久而久之就像端午节一样形成了习俗。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