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端午节的来历简介200字左右(端午节的来历简介300字左右)

beiyu360 2025-04-04 04:28:00 历史大全 24 ℃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春秋之前已有以龙舟竞渡形式敬龙神的习俗。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也是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的由来与屈原有关。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相传,他为了报效国家,曾多次进谏国君,但却遭到了陷害和诽谤。最终,他被流放到汨罗江畔。屈原在流放期间,写下了许多悲愤的诗篇,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思念和忧虑。

屈原的死期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当地的渔民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纷纷划船出海寻找屈原的遗体,并撒下粽子,以免鱼虾咬食屈原的身体。此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端午节的习俗还包括系艾草,佩香囊,挂菖蒲等。艾草据说可以驱邪避祟,人们会在门口或悬挂在家中的重要物品上系上一束艾草,以保护家人平安。香囊则是用香料等填充的小袋子,挂在身上可以驱除邪气。而菖蒲被认为有辟邪的作用,常被用来挂在门前,以祈求平安和驱除疾病。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上古时代祭龙的活动,后来演变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传说和说法。其中最为广泛流传的是纪念屈原的说法。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因反对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而被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终在五月五日投江自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因此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


由於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


由於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的蛟龙。


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著。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