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传说(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传说带拼音)

beiyu360 2025-04-08 18:28:00 历史大全 12 ℃

屈原投江

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而且还有很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龙日、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甚多,有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


关于纪念屈原,在《史记》中早有记载。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三闾大夫,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遭到了王妃郑袖和贵族子兰公子等人的强烈反对,最后屈原被罢官,并逐出都城。在流放期间,他写了很多忧国忧民的诗歌,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眼看楚国已灭,悲痛万分,五月五日那天,他在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楚国百姓非常怀念他,纷纷到汨罗江凭吊屈原,往江中扔饭团、鸡蛋等。后来每逢五月初五,便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流传了下来,包粽子、赛龙舟等也成了过端午节的重要内容。

端午节传说有很多,但最流行的一个是“屈原投汨罗江”的传说,以及“让苍蝇不敢咬吃的粽子”的传说。

关于屈原投汨罗江的传说,大多数人认为,古代诗人、思想家屈原被贬为南国楚郡太守,因不满周王征召他参加狭义的朝堂华宴,投汨罗江而牺牲。追念屈原,汨罗江畔乃是端午节的最主要庆祝地点。

另外关于让苍蝇不敢咬吃的粽子故事,大多数讲述称大禹治水时把苍蝇都吓跑,但有一只入侵窝窝头,被大禹用竹叶包住窝窝头,以至于苍蝇吃不着而自行离去;所以许多人会造粽子“芦荟和麻花”,就是拿竹叶包馅料,以形象化驱赶苍蝇。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有屈原投江、粽子神话等。

屈原投江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春秋时期,楚国政治腐败,屈原作为楚国大臣对此深感不满,但国王不听劝告,屈原只好离开楚国。

后来,楚国被外敌入侵,屈原又无法回到自己的祖国,只好在汨罗江畔自杀,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爱国心。

粽子神话则是关于屈原自杀后,当地百姓为了避免鱼虾等水生灵感染屈原遗体,就用粽叶包裹米和肉等食材,丢进江中,希望水生灵会吃粽子而不碰屈原的遗体。

从此,每年端午节,人们就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总之,这些传说都流传很久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端午节时重要的纪念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

1、屈原投江  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后来楚国亡了,屈原便于五月初五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

2、伍子胥尸体投河  吴王夫差因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东城门上,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听说后大怒,命令把伍子胥尸体在五月五日投入河中。

3、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

4、白娘子端午节喝雄黄酒现原形  端午节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推却不了许仙,喝了酒后,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了。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民俗大节,其由来传说甚多,分别有纪念介子推、屈原、伍子胥、曹娥、女诗人秋瑾等,还有恶月恶日、 蓄兰沐浴、走黄巢等说法。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