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鹬蚌相争的故事(鹬蚌相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beiyu360 2025-04-13 02:19:00 历史大全 10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一个比喻故事或成语,用来形容在一场争端中,双方都失去了原有的利益,反而给第三方带来了好处。


这个成语的典故讲的是,在一条河里,一只鹬和一只蚌争抢一条小鱼,最后两者都不肯放手,而等待看热闹的渔翁看到了这种情形,便轻易地捕获了牠们。意味着人们在争斗中,往往忽略了利益的大局,使自己和对方都输得很惨,而反而让旁观者获得了收益。


类似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例还有很多。例如,在商业竞争中,两家企业过度率先削减价格,结果导致市场价值下降,而最终获益的可能是其他同行公司。再比如,政府机关在处理社会事务时出现僵局,导致公众无法获得实际的福利,反而给黑市走私分子以机会。这些例子表明,在与人竞争的过程中,有时候不要忘记更大的利益,以维护共同利益、参与合作,避免让第三方获得油水。

鹬蚌相争

《战国策》中的寓言


《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


本文道理: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