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对牛弹琴的故事_对牛弹琴的故事内容

beiyu360 2025-05-13 12:30:00 历史大全 41 ℃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出自《弘明集 理惑论》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原文】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汉·牟融《理惑论》。

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寻找母牛的鸣叫,此时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迈开脚步走来走去的倾听起来。

答:对牛弹琴不是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

不是,对牛弹琴是成语故事,出自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内容简介:

公明仪曾经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可牛却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原来,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入它的耳。 于是公明仪便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迈着小步来回走着。

寓意: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对牛弹琴"这句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对牛弹琴(duì niú tán qín):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出自 汉 牟融 《理惑论》。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