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目不窥园_目不窥园的用法

beiyu360 2025-08-27 21:52:43 历史大全 1 ℃

意思是形容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工作,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其中,“目不窥园”的字面意思是眼睛不往园子里看,形象地表示了对其他事物的忽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示某人非常专注于某项任务,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目不窥园(拼音:mù bù kuī yuá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目不窥园(窥:看)形容学习专心致志,十分刻苦。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意思是指眼睛不窥探园林的面貌,窥是窥探的意思。

在西汉时期,大儒学家董仲舒在年少时就读书非常刻苦认真,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常常快到黎明前才睡,然后鸡一叫,就又来读书,总共也睡不到三小时。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总是读书。

有人劝他出去走走,不要老跟家里读书,他回答:“我不去玩,只顾读书,就算我出去,也只是和其他人讨论诗书。”后来他成为有名的高等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甚至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后来用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出自《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

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心不在焉:心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出自《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