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50字_陈景润的数学故事30字

beiyu360 2025-09-19 09:15:01 历史大全 23 ℃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上学后,由于瘦小体弱,常受人欺负。这种特殊的生活境况,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极为内向、不善言谈的人,加上对数学的痴恋,更使他养成了独来独往、独自闭门思考的习惯,因此竟被别人认为是一个“怪人”。

陈景润毕生后选择研究数学这条异常艰辛的人生道路,与沈元教授有关。在他那里,陈景润第一次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从那里,陈景润第一刻起,他就立志去摘取那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6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

主要著作:《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哥德巴赫猜想》、《初等数论》。


获奖记录

1、2018-12-18获改革先锋;

2、2018年获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3、2009年提名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4、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5、198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6、1992年获华罗庚数学奖。

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50年代对高斯圆内格点、球内格点、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作了重要改进。60年代以来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1966年5月证明了命题“1+2”,将200多年来人们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其后又对此作了改进,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深受称赞。

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著有《初等数论》等。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数论,也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1+2 ”的问题。


但事实上,陈景润的晚年被派去研究“ 统筹学 ”,因为相关部门认为,统筹学是未来“ 计划经济 ”最核心的枢纽,值得花大力气研究底层算法。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