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木字故事简短的20字_木的故事怎样写

beiyu360 2025-09-20 17:30:00 历史大全 25 ℃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但自从秦孝公即位后,他重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

  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难,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杆,发布公告,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

  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老百姓,他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其中一个人说:“这根木杆谁都扛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黄金呢?这其中一定有问题!”另一个人说:“大概是跟我们开玩笑吧,不会是真的。”围观的人都认为商鞅的立约不可信,所以无一人去扛木杆。

  商鞅见状,便把赏金加大,说道:“如果有人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我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商鞅的话音未落,百姓又开始哗然。有人嚷道:“大人真会开玩笑,这么简单的事,哪会赏那么多黄金呢?”现在,人们反而更加怀疑了,谁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

  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说:“我可以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只见那人蹲下身子,扛起木杆,迈开大步,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们也尾随着他,想看个究竟。那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两黄金,交给了他。老百姓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国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被称为立木为信。

有一天在秦国的都城南门外聚集了一些人,他们围着一根木头,议论纷纷,原来是官府公布了一张悬赏告示:谁能把这根三丈长的木头搬到北门?就赏金十两,十两金子,可是普通百姓人家好几年的收入,天下怎能有这么好的事情,大家都不相信,害怕上当受骗,被官府捉弄。看到这种情景,商鞅便将赏金提高到50两,终于有一个人愿意试一试,他觉得闲着也是闲着,运木头也费不了太大的力气,于是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两金子。

通过这件事情,老百姓对官府产生了信任,商鞅接下来的变法改革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由于商鞅的变法,才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了六国,这就是历史上立木为信的故事,被大家广为流传。

三国时期。孙策为J收复父亲的基业,也像袁朮借兵,名为救其家小,却在神亭岭与太史慈大战,因英雄惜英雄。太史慈与孙策约定来投。故仗剑于外,立木为信,到第二日正午。果然见那太史慈应约前来归降。大喜迎入帐中并向众将士,道出了其中缘故

战国时秦孝公任命商鞅为相,变法图强。商鞅起草了改革法令,怕老百姓不信,就叫人在南门竖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布告百姓:谁能把木头扛到北门,赏十两金。人们议论纷纷,却没有人敢扛。

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果然有一个人把木头由南门扛到北门。商鞅立马赏金五十,取信于民。这就是立木为信的来历。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