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凿壁借光 成语故事(凿壁借光成语故事)

beiyu360 2025-01-08 19:04:54 历史大全 46 ℃

凿壁偷光是一则成语典故,讲的是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但是匡衡勤奋好学,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

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

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

故事名为《鲁班凿壁借光》。相传古代有位名匠鲁班,他在修建一座高楼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楼内无法通风透光。于是,鲁班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在楼外凿了一个小洞,通过洞口借来了外面的阳光,使楼内明亮起来。这个故事寓意着鲁班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告诉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创新和进取。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借助他人之力,解决自己的困难。

凿壁偷光

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程门立雪

有一次,杨时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当他们在窗户外边看见他的老师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的老师,就站在门外边,耐心无悔地等着他的老师醒过来。

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没有走,而是在雪中站立着,等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这件事因此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


手不释卷

描写吕蒙书本不离手,后来用以人们形容勤奋好学。

凿壁偷光是指古代人士匡衡因家境贫寒,点不起灯,将自己家与邻居家的墙壁打开一个小漏口,利用漏口传来的光线照明学习。程门立雪是古代一寻学人士闻听到一个姓程的学者学问丰富,向其求学,被拒绝后,站在其家门,后天下大雪,仍立于其门前不走,姓程学者得知后,被感动,收其为徒的故事。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