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邯郸学步 成语故事(邯郸学步成语故事配图)

beiyu360 2025-01-08 19:05:29 历史大全 10 ℃

邯郸学步既是一条寓言故事,也是一个成语。所谓寓言故事就是寓意一定道理的故事。邯郸学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学习别人的东西不要忘记自己本质的东西。

邯郸学步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不仅没有学会,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忘了,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

战国时有个人到赵国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别人学,结果不但没学会,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后来用“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答邯郸学步是成语,这个成语是由寓言故事而来的,讲一个邻国人到邯郸学邯郸人走步,结果邯郸步没学会,自已也不会走路,


邯郸学步既是一条成语故事,也是一个寓言故事。所谓寓言故事就是寓意一定道理的故事。邯郸学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学习别人的东西不要忘记自己本质的东西。

邯郸学步释义: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làn yú chōng shù

释义:

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傚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