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1 自相矛盾2 因为自相矛盾指的是话语或论述中出现了矛盾和不一致的情况,常常出现在逻辑推理不严谨或文笔混乱的文章中。
3 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源于《史记》中的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韩信曾经用自己的三面矛对着一个靶子同时扔了三次,三面矛分别插在了靶子的三个不同的部位,这场景被人传为“自相矛盾”。
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自己的话语之间有着矛盾和不一致的情况。
最早出自寓言故事,有个人卖武器,说自己的矛是最厉害的,没有扎不破的盾,又说自己的盾是最结实的盾,没有能挡不住的矛。
围观的人问用你的矛扎你的盾,哪个更厉害!
自相矛盾的故事
古时候,楚国有一位卖兵器的人,他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他为了尽快卖出自己的东西,便敲打着锣吆喝,人们听到声音后都来围观。他就举起他的盾,吹嘘的说道:我的盾是用最好的材料制成,任何锋利的兵器都无法击破;他又拿起矛,肆无忌惮的说道:我的矛非常的锋利,无论你用什么盾都抵挡不了。随后他又吆喝着让人们来买他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
是成语故事。
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人卖矛和盾。他说自己的毛非常的好,不论什么样的盾都能刺破。然后又说自己的盾十分的坚固,什么样的毛都刺不破。别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那结果会怎么样?他答不上来。
自相矛盾是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也是成语。
比喻言行前后不一或自相抵触。也指同伙之间相互争吵或冲突。
楚人在集市上卖矛和盾,自誉盾为最坚硬,能抵挡住所有利器;又自誉矛为最锋利,能刺穿所有坚固的物体。顾客让他用自己的矛去刺自己的盾,结果怎样?楚人无言以对。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
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 上一篇: 马兰花 民间故事(马兰花民间故事所寄托的朴素愿望)
- 下一篇: 桃树下的小白兔(短) 幼儿故事
猜你喜欢
- 2025-10-21 除夕的来历30字_除夕的来历40字
- 2025-10-21 儿童抗日英雄小故事_小孩抗日英雄故事
- 2025-10-21 乐不思蜀是成语吗
- 2025-10-21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_渔夫和魔鬼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2025-10-21 名人名事素材100个_名人名事素材100个字左右
- 2025-10-21 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400字_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 2025-10-21 适合小孩子讲的故事_适合小孩子讲的故事视频
- 2025-10-21 袁隆平最伟大的事迹_袁隆平最伟大的事迹有哪些
- 2025-10-21 著名趣味数学游戏_著名趣味数学游戏投壶解决方案
- 2025-10-21 中国礼仪小故事_中国礼仪小故事简短
- 10-21除夕的来历30字_除夕的来历40字
- 10-21儿童抗日英雄小故事_小孩抗日英雄故事
- 10-21乐不思蜀是成语吗
- 10-21《渔夫和魔鬼的故事》_渔夫和魔鬼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10-21名人名事素材100个_名人名事素材100个字左右
- 10-21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400字_居里夫人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 10-21适合小孩子讲的故事_适合小孩子讲的故事视频
- 10-21袁隆平最伟大的事迹_袁隆平最伟大的事迹有哪些
- 最新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