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一是古代对月亮的崇拜,二是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三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1.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思过。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后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2.中秋节传说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3.中秋节传说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明确结论: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解释原因:中秋节是因为我国古代的祭月习俗逐渐演化而来的
内容延伸:中秋节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等,大家也会在这个节日里团聚、互相祝福,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中秋节是一种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节日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祭月习俗,传说嫦娥奔月后,人们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都会祭拜月亮,祈求平安和丰收。随着时间的推移,祭月习俗逐渐演变为中秋节,成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节日,是为了祭拜月神,感谢丰收和家庭团圆,后来逐渐演变为全民共同的节日。据说,汉武帝时期,要求盛装祭拜月神。而后下民间,逐渐形成庆祝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也是华人的重要节日。在这里,家庭成员和亲友会相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玩游戏、诵诗歌、做灯笼,一起度过一个温馨幸福的时光。中秋节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也是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为了纪念月亮掌管人类生产和生活,表达人们对家庭的思念和团聚的欲望。
传说中,古代的夸父想要追赶太阳和月亮,最终失败了,月亮成为了他追逐过的宝贝。为了感谢月亮对人类的贡献,中秋节成为了一种庆祝方式。人们会赏月、赏桂花、吃月饼、吃柚子等等。中秋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人们表达吉祥和美好祝愿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是为了庆祝秋季丰收和太阳、月亮的团圆而设立的。
传说中,汉朝时期的大将军霍去病曾在中秋节那天向月亮祈祷,希望能够获得战胜匈奴的胜利。而后来,这个传统便被人们一代代延续下来,成为了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赛龙舟等等,以表达对团圆、和谐和幸福的美好祝愿。
中秋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传说是古代时,后羿射日成功后娶嫦娥,并得长生不老药,但后羿舍不得嫦娥,便将药交给嫦娥保管,但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嫦娥被迫吃药飞天,后羿无法追回,于是便有了中秋节。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农耕社会的祭月文化,最早见于周代,后成为重要的节日。古人把每年八月十五称为中秋,认为这一天月亮最圆,寓意团圆和丰收。中秋节以赏月、吃月饼、赠送礼物为主要传统习俗。
中秋节源自于古代对月亮的祭祀。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在唐朝时已经流行,到了宋朝时期,中秋节日益流行,成为了全民性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祭拜月亮,吃月饼,赏月,以此来庆祝团圆和家庭和睦。
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最早见于《周礼》。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另一种说法是与农业生产有关,总之说法很多的。
中秋节是我国人民的心灵慰藉和情感寄托,承载着千百年来华夏儿女的爱国情怀和文化传承。 总结回顾: 在古代,中秋节是祭祀月神的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着团圆和美满。
1012人阅读5分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1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故名“中秋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的赏月活动所取代。
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赏赐仙药。八月十五后羿带众人打猎,其弟子西蒙前去其家盗药,后羿妻子嫦娥为保护仙药,遂将其吞下。吃下仙药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失的嫦娥。后认为纪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全家团圆的日子。期望有一天后羿与嫦娥能够团圆。
中秋节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1。
另一种说法是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后来,由于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2”。无论哪种说法,中秋节都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有关。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祭月作为民间过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
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1、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2、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3、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4、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中秋吃月饼的来源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明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起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一举推翻元朝。于是朱元璋决定,每逢中秋节,必须吃月饼。就这样,中秋节和月饼成为了华夏子民血液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
中秋节来历有3种说法:
①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②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三
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技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以具雏形,唐时,中秋节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 上一篇: 名人故事有哪些 (名人故事有哪些二年级)
- 下一篇: 成语故事大全文字(成语故事全部)
猜你喜欢
- 2025-07-07 20个神话故事_20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 2025-07-07 感受的近义词_切身感受的近义词
- 2025-07-07 励志故事小故事大道理_20个励志小故事大道理及感悟(3)
- 2025-07-07 糯米饭怎么做好吃_电饭煲做糯米饭怎么做好吃
- 2025-07-07 睡前长故事大全40分钟_睡前故事长篇大全
- 2025-07-07 宁波属于哪个省份_宁波属于哪个省份哪个地区
- 2025-07-07 看似正常却恐怖的照片_看似正常却恐怖的照片怎么拍
- 2025-07-07 女朋友睡前故事3000字超长
- 2025-07-07 最好的望远镜品牌排行_目前最好的望远镜品牌
- 2025-07-06 get什么意思_get dressed什么
- 07-0720个神话故事_20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 07-07感受的近义词_切身感受的近义词
- 07-07励志故事小故事大道理_20个励志小故事大道理及感悟(3)
- 07-07糯米饭怎么做好吃_电饭煲做糯米饭怎么做好吃
- 07-07睡前长故事大全40分钟_睡前故事长篇大全
- 07-07宁波属于哪个省份_宁波属于哪个省份哪个地区
- 07-07看似正常却恐怖的照片_看似正常却恐怖的照片怎么拍
- 07-07女朋友睡前故事3000字超长
- 最新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