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纸上谈兵的故事简短50字(纸上谈兵的故事200字)

beiyu360 2025-03-02 11:19:00 历史大全 12 ℃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 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 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 攻,结果被秦军打败。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扩,兵法学习的不错,谈起兵事头头是道。 后来他成为一员大将,很多战役的指挥,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这就是“纸上谈兵”的典故!

纸上谈兵是一个形容人在没有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只凭书面或想象中得到的资料和理论来发表高明的见解。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武灵王的故事。

据传说,赵武灵王在统一赵国之前,曾让一些官员到楚国学习兵法。这些官员回到国内后,将所学到的兵法全部记录下来,并开始在纸上谈论如何应对各种情况。然而,他们并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场面,只是根据书本上的理论进行推测和讨论。因此,他们的见解缺乏实际经验和实践依据,只是一种空谈。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实际能力或者经验的人,仅仅凭借想象或者理论知识来发表高明见解的行为。它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空洞无物地大发议论的行为。

《纸上谈兵》是一个成语,意指只在纸上谈论兵事,却没有实际经验或能力。故事源于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孙膑的军事家,他精通兵法,但因为身体残疾无法实践自己的理论。

一天,孙膑与另一位军事家庞涓辩论兵法,庞涓嘲笑孙膑只会纸上谈兵。孙膑感到羞愧,于是决定离开,后来他成为了齐国的军事顾问,展示了自己的才能。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实践才能证明理论的正确与否,纸上谈兵是不够的。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