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晏子使楚 历史故事(晏子使楚的故事是什么成语)

beiyu360 2025-01-08 19:06:44 历史大全 17 ℃

相传,公元前506年,晏子出使楚国拜见当时执政的楚昭王。楚昭王闻听晏子大名,有意刁难,在宴会中不停地让手下人斟酒。

面对楚昭王的轻视,晏子胸有成竹,借酒力用典故,痛斥楚昭王不理政务,只知饮酒享乐,使楚昭王无地自容。

晏子以其字字珠玑的语言,巧妙地化解了危机,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最终顺利完成使命,收到良好的外交效果。

《晏子使楚》这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的事.课文主要讲了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锋相对,反驳了楚王,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总共讲述了三件小事1.楚王让晏子钻狗洞,晏子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2.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能人。晏子同样贬低楚王及楚国3.楚王讥笑齐国人没教养,晏子举了一个例子证明原因是两国水土不同【楚国导致的】

晏子是个齐国的一个大夫,矮个子,相貌一般。但是却是一位机智灵活、巧言善变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晏婴是个身体力行 、为民楷模、虚怀若谷 、闻过则喜、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善于辞令的人,他使楚时曾舌战楚王,维护国家尊严。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

他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不仅如此,晏子还时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

晏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以国富民强为己任,重视物质基础、造福百姓、强大国家的行为,义于名而利于实,是司马迁心中“义”与“利”相融合的理想境界,也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