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精卫填海 课文(精卫填海课文翻译)

beiyu360 2025-03-19 00:19:00 历史大全 15 ℃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精卫填海意思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作谓语、定语,出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填海故事: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变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想把东海填平。旧时用以比喻有深仇大恨,积极设法报复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意思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精卫填海是中国传统故事中的一则寓言。根据传统的版本,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


精卫是一只鸟,它在东海边儿上筑了一个茁壮生长的巢,准备孵化自己的蛋。可是,由于它过于骄傲自大,对自然规律不尊重,精卫不肯等待孵化的时间,而是试图提前让蛋孵化出来。然而,蛋并没有孵化成功,而是摔碎在了地上。


精卫伤心欲绝,却并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前往海边收集泥土,想要用泥土填补东海,以免其他鸟类也遭受到自己类似的悲剧。儿童们通过这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明白了坚持和尊重规律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精卫填海故事的结局告诉我们,不尊重自然规律和超越自我是徒劳无功的。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现有的条件,合理利用资源,而不是错误地试图改变自然。通过这个寓言,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