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_韦编三绝的故事含义人物

beiyu360 2025-07-17 21:15:01 历史大全 10 ℃

韦编三绝的主角是孔子。

韦编三绝(拼音:wéi biān sān jué)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成语“韦编三绝”即引自于此。

“韦编三绝”指的是精读。苏轼也提倡一本书要反复读,但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的和重点。因为每次着眼点不同,收获也就不一样。而陶渊明则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其着眼点并不是浮皮潦草,而是读书范围要广博,要讲方法,求效率。

韦编三绝故事的主角是孔子。

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指多次。绝: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该成语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含褒义。

“韦编三绝”指的是孔子。“韦编”指的是竹简,因为古时候的文字是刻在竹片上的,为了防止文字顺序错乱,古人会用麻绳将竹片编连起来。“韦编三绝”一词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指的是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连竹简的绳子多次脱断的故事。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