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清明节的风俗来历简单写一写

beiyu360 2025-10-10 20:15:01 历史大全 7 ℃

清明节的名称来由得名于节气,与此时天象物侯的特点有关。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生气始盛,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洁齐而清明。清明节气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

 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介子推,保护晋国的大公子——重耳出逃,在饥寒交迫之际,为了不让重耳饿死,把自己的大腿肉割下来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当上了晋国的大王,要给介子推封官,介子推不肯做官,隐居到大山里。 有人为了把介子推逼出来,建议放火烧山,结果火烧了好多天,介子推依然没有出来。等火熄灭后,介子推的尸体被人们找到。重耳后悔不已。为了纪念介子推,规定这一天为寒食节,后来就演变成如今的清明节。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所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风俗有扫墓、踏青、放风筝、植树等。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一谚语。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节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清明节于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08年4月4日是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例如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最早是帝王将相的“祭祀”之礼,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普通百姓才开始效仿。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祭祖、踏青、插柳,放风筝,射柳、蚕花会、扫墓。其中踏青、扫墓、祭祖最为常见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叫做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之?,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在这?天?们会纷纷祭祀??的祖先。我国的清明节?约起源于周朝,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每年定4?5?为法定的假期,2006年5?20?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为第?批国家?物质?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习俗

?、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四?祭祀节?之?,是祭祖和扫墓的??。扫墓俗称上坟,在汉族和?些少数民族地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带上?果?品、纸钱等物品来到墓地,将供品摆放在墓地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添?些新?,然后再在墓前磕头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

?、折柳赠别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能给??种欣欣向荣、朝?蓬勃的感觉。?汉朝以来,?们就逐渐形成了折柳赠别的习俗,借此互祝平安,因“柳”与“留”谐?,所以也取恋恋不舍、尽情挽留之意。同时希望离别的亲友,到了他乡也如离枝的柳条,能够很快地?根发芽,随处存活,这些都寄托着对亲友的美好祝福之情。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