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孝敬父母的故事200字_孝敬父母的故事简短

beiyu360 2025-10-12 07:15:00 历史大全 2 ℃

我们家就是这样的,兄弟和睦,一起孝敬父母的我老公有一个哥哥,有四个姐姐,我家的事最小的,哥哥最大,家里有什么事都是哥哥嫂子张罗,我们结婚都是哥嫂一手给张罗的,结婚以后,我们跟着哥嫂一起,孝敬父母,兄弟之间,相互帮忙,相互包容,我们这个大家庭非常的和睦,家庭幸福,

有很多民间故事都涉及到孝敬父母的主题,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孟母三迁》、《白蛇传》等。
这些故事中,孝敬父母被看作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其中,《孟母三迁》描写了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三次搬家的故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责任和爱心;而《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为了挽救丈夫的性命不惜献身,也是为了表现出夫妻之间的关爱和牺牲。
这些民间故事揭示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家庭伦理道德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些故事中受到启示,重视父母的教诲和恩情,孝敬父母,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家庭伦理道德。

父母的养育之恩必报答。孝敬父母的民间故事很多,有一个晋国的介子推就是非常孝敬母亲的人,背着母亲进深山养老,不与外界接触,一心一意的伺候母亲。

1、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2、子路负米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3、黄香温席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

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4、鹿乳奉亲

周郯子,品性至孝。剡子父母年老,且双目都患有眼疾,父母需要鹿的乳汁洗眼。郯子就披上鹿皮,前往深山里去,伪装在群鹿中间,于是取鹿乳来供养双亲。打猎者看见他,以为是鹿便想射他。剡子便将实情告诉他,才得幸免。

有诗说:父母亲老人想吃鹿乳,剡子身披鹿皮想混入鹿群取鹿乳。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jǐ)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