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散文、诗歌、经典小说推荐的平台

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关于风筝的儿童故事(关于风筝的幼儿故事)

beiyu360 2025-01-08 19:05:39 历史大全 17 ℃

1、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2、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3、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传说在上古神话时期,山东泰山有一个名叫石敢当的仙人,这仙人非常勇敢,他的法术也很高强。


有一天,千年老树精柴王和风妖黑旋连夜召集各路妖魔鬼怪,他们宣称要在清明节那天冲上泰山,大闹齐鲁大地。


泰山上的百姓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一个个都心急火燎,他们纷纷携家带口想要逃离家乡。石敢当阻止他们说:“大家不要慌张,此事自有敢当在,他们这群妖怪一个也上不了泰山。”说完金光一闪,石敢当不见了仙踪。百姓们知道石敢当,人们都相信他,便不再惊慌。


石敢当法术高强,天地浩气都在他心中,降妖伏魔自然也不在话下。这时为何?原来石敢当喝过太上老君的鸿蒙之水,这鸿蒙之水是采集日月精华和陈酿两千年的阴阳乾坤正气酒,饮得此物能够成神成仙,法力无边。


石敢当便在泰山山脚下的路口前准备了起来,他先在大树上绑起两根大绳,中间铺个模板,做了一个秋千。然后石敢当在旁边支起巨大的炉灶,他施法画咒用一大团面做成一张很大的饼,并且将饼放在灶上炙烤。


很快,松树精和风妖率领从天南海北各处赶来的众妖冲上了泰山,他们刚到山口就被石敢当挡住了去路。众妖看见石敢当正在山路旁的大树下优哉游哉地荡着秋千。众妖并未将这个他们眼中山里人放在眼里,他们呼啸着一起扑了过来。


石敢当毫不畏惧,他在树下高高荡起秋千,口里念叨着:“一绳荡起千秋净,乾坤浩气今何存,岂可任由尔等胡乱作为?”


霎时间,天地昏暗,狂风大作,石敢当的秋千变成了一件法宝飞了出去,它像秋风扫落叶般将众妖踢在大饼上。


石敢当在一旁又念道:“铺天盖地法无穷,饼卷众妖日月明,齐鲁永世得安宁。”


只听“呼啦”一声,大饼卷起,将众妖们罩了个严严实实。但石敢当毕竟是善良的神仙,他虽然收了为害人间的众妖,但是也不忍它们忍饥挨饿,他便常常在饼里放一些鸡蛋和青菜等。


时间久了,众妖终于被石敢当的善良感动,他们一个个悔悟求饶,并表示要弃恶从善,再也不祸害人间。石敢当便放了他们,那些妖魔鬼怪从此安安分分,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齐鲁大地的老百姓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们尊崇石敢当,也相信秋千能够驱妖降魔。自此每年清明每家每户便荡起秋千,以求得妖魔不侵和平安吉祥。


后来,天下也传遍了妖魔鬼怪都怕石敢当,百姓们在建房立院墙时,他们都会在院墙旁放置一个砖头或者一块青石,上面写着:“泰山石敢当”,以求家宅不受鬼怪骚扰。


这是我国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这说明了我国的秋千很早便出现了,而且它还有特别的涵义,也就是能够驱逐妖魔。所以,秋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几十万年前的我国上古时代。


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需要上树采摘野果或者猎取野兽。人们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然后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便是我国秋千最原始的雏形了。


至于后来人们用绳索悬挂于木架上,下面拴着踏板的秋千,在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已经有了。唐代著名文学家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


不过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了安全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的,因此秋千两字繁写均以“革”字为偏旁。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