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大全 正文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在越州上虞县有一个女子,叫做祝英台。祝英台一心出外求学,后来与丫环女扮男装前往书院读书。读书期间,祝英台与书生梁山伯交好,偷偷爱慕他。在她向山伯表明心迹时,被马文才偷听到了。等山伯向英台提亲时,发现已被马文才抢先下聘,回家后山伯因相思病重,不久病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在迎亲队伍经过山伯的坟墓时,跳进坟墓,坟墓马上合起来,不久从中飞出一对蝴蝶。
东晋。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全部主题,讲的是在封建社会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婚姻大事自己不能主宰,而是由双方父母亲包办,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婚姻故事,是那个年代最具典型的代表,志同道合的梁祝没有走在一起,最终酿成悲剧,梁家没了儿子,祝家没了女儿,而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却化成一对蝴蝶比冀双飞。
首先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历史上应该是确有其人的;其次,梁山伯与祝英台并非同一时代的人,他们的“姻缘”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2003年10月27日,在山东省微山县马坡乡马坡村,一块明代正德年间的梁祝墓碑被当地文物部门挖掘出土。
这块“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高1.84米、宽0.82米,石碑上有800多字,虽久埋于地下,但石碑上的文字仍清晰可见。根据石碑上文字记载,这块石碑是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同时碑文对梁祝故事有详细记载。
而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笔记。唐朝《宣室志》载:“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到了宋朝,《乾道四明图经》则说:“义妇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鄞)县(西)十里‘接待寺’之后,有庙存焉。”
明代,黄润玉在《宁波府简要志》中说:“义妇冢,县西十六里。旧志,梁山伯、祝英台二人少同学。后梁山伯为鄞令,卒,葬此,英台道过墓下,泣拜,墓裂而殒,遂同葬焉。东晋丞相谢安奏封为‘义妇冢’。”
明代《嘉靖?宁波府志》、清代《光绪?鄞县志》等都有类似记载。
如果只是戏曲人物,地方志是不可能同时这样记载的。

没有,梁山伯和祝英台是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是东晋时期的人物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另外三个为《白蛇传》、《孟姜女传说》和《牛郎织女》),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据查证,梁山伯和祝英台根本不是一个朝代的人,不过是先后葬在同一个坟上。祝英台是南北朝人,生前帮助穷人,享有女侠之名,却遭贪官马文才父子加害。祝英台旧墓掘出来,老百姓以梁祝二人侠义相融,连死后山坟都碰在一块,遂筑起一个同坟墓,把两人合葬,而成千古美赞。
梁山伯是东晋时期的人,曾经担任过勤县县令。在担任勤县县令的时候,他爱民如子。遇到灾荒年份,他总是开仓放粮。梁山伯的德行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推崇,皇帝知道后,封梁山伯为忠义王。梁山伯生活的晋朝有着浓重的文化气息,并且在当时还有女文人。薛涛是东晋时期的女文人,谢道韫也是东晋时期的女文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晋朝,正好反映了当时女性读书的风气。
关于梁山伯生活的朝代,许多人也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梁山伯生活在明朝。这些历史学家给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与以往的版本不同。梁山伯是明朝时期的人,在做官的时候勤政为民,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梁山伯去世后,当地百姓为梁山伯安葬的时候,挖出了祝英台的坟墓,祝英台是东晋时期的人。当地百姓就将梁山伯与祝英台合葬了。
梁山伯是哪个朝代的这个问题,虽然有争议,但是大部分人认为梁山伯是东晋时期的人。因为在唐朝与宋朝的时候,就流传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至于梁山伯是明朝人的说法,是民国时期一位老人述说的。
近代小说研究家蒋瑞藻(1891—1929)最早提出,梁祝传说最初产生在东晋。[1] 他所依据的,是辗转引述的宋徽宗大观间明州知事李茂诚所撰的《义忠王(梁山伯)庙记》,其实也属于传说性质,并非严格的史料。但至20世纪30年代,诸家已对东晋说大致取得了共识。
钱南扬说得最准确和肯定:“这个故事托始于晋末,约在西历四百年光景,当然,故事的起源无论如何不会在西历四百年之前的。至梁元帝采入《金楼子》,中间相距约一百五十年。所以这个故事的发生,就在这一百五十年中间了。”
[2]大体梳理一下,研究梁祝传说和史迹所据的材料,比较早的计有:
(1)梁元帝萧绎《金楼子》。
明?徐树丕《识小录》:“按,梁祝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
徐树丕所见《金楼子》是原书还是辗转所得,无从查考。
梁元帝萧绎,公元522年11月~554年,在位三年。554年被魏军所杀,享年47岁。藏书14万卷,魏军破江陵城时,全部烧毁。现存世的《金楼子》系辑本,没有“梁祝事”的记载。
(2)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
宋?张津《四明图经》:“义妇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
旧记谓二人少尝同学,比及三年,而梁山伯初不知英台为女也。其朴质如此。
按《十道四蕃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梁载言,唐中宗(683~684,在位三个月)时候人。
(3)唐?李蠙《题善权寺石壁》。
明《善权寺古今文录》录唐?李蠙《题善权寺石壁》全文:“常州离墨山善权寺,始自齐武帝赎祝英台产之所建,至会昌以例毁废。
唐咸通八年,凤翔府节度使李蠙闻奏天廷,自舍俸资重新建立。……”
李蠙,唐宣宗时候人。此《题善权寺石壁》写于唐懿宗咸通八年,丁亥,即公元867年。又,宋《咸淳毗陵志》二十五:“广教禅院在善卷山,齐建元二年以祝英台故宅建。
唐会昌中废,地为海陵钟离简之所得,至大和中,李司空蠙于此皆榻肄业后,第进士。
咸通间以私财重建,刻奏疏于石。”
齐太祖建元二年,为公元480年。
(4)唐?张读《宣室志》。
清?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七“梁山伯访友”条引唐?张读《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
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
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PS:据查证,梁山伯和祝英台根本不是一个朝代的人,不过是先后葬在同一个坟上。却说祝英台是南北朝人,生前帮助穷人,享有女侠之名,却遭贪官马文才父子加害。祝英台旧墓掘出来,老百姓以梁祝二人侠义相融,连死后山坟都碰在一块,遂筑起一个同坟墓,把两人合葬,而成千古美赞
猜你喜欢
- 2025-05-19 中国神话故事100个_中国神话故事100个简单
- 2025-05-19 隔离霜哪个牌子保湿效果好
- 2025-05-19 儿童故事大全睡前免费听
- 2025-05-19 真丝睡衣品牌排行榜_最好的真丝睡衣
- 2025-05-19 尼斯湖在哪里尼斯湖水怪
- 2025-05-19 《张震讲鬼故事》张震_张震讲鬼故事 张震
- 2025-05-19 美国大片推荐_美国大片推荐榜
- 2025-05-19 下雨的时候故事图片_下雨的时候故事音频
- 2025-05-19 30个超感人爱情故事_虐心催泪爱情故事1000字
- 2025-05-19 少年派2小说大结局_少年派2主角
- 05-19中国神话故事100个_中国神话故事100个简单
- 05-19隔离霜哪个牌子保湿效果好
- 05-19儿童故事大全睡前免费听
- 05-19真丝睡衣品牌排行榜_最好的真丝睡衣
- 05-19尼斯湖在哪里尼斯湖水怪
- 05-19《张震讲鬼故事》张震_张震讲鬼故事 张震
- 05-19美国大片推荐_美国大片推荐榜
- 05-19下雨的时候故事图片_下雨的时候故事音频
- 最新留言
-